
2025年三维可视化与数字艺术设计微专业招生简章
一、专业介绍
三维可视化与数字艺术设计微专业依托"双千计划"背景,聚焦三维可视化与数字艺术设计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以"理论奠基、技术赋能、实践贯通"为核心理念,培养具备数字美学素养、三维建模与渲染能力、创意设计思维以及跨领域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课程体系紧密对接数字创意产业需求,覆盖虚拟现实、装饰设计、建筑设计等应用场景。
我系(秦校区建筑工程系)开办“建筑装饰专业”“建筑设计”已有多年办学经验,具备较强师资及较完善的实验、实习条件。全系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6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博士后1人,博士4人,硕士14人,硕士生导师6人,双师型教师占比90%。为保障三维可视化与数字艺术设计微专业的教学质量,系部配备了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同时联合校内的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系专业教师以及企业专家共建课程,充分的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和师资的联合培养。
基于建筑工程系现有师资与技术基础,结合数字创意产业8万亿(工信部数据)广告、艺术设计领域对“艺术+技术”复合人才需求持续攀升的市场前景,现重构微专业课程体系,突破行业边界,围绕“数据视觉化、空间交互化、知识沉浸化”三大核心需求设计课程,为全学科提供数字表达能力赋能。
二、培养目标
依托"双千计划"背景,聚焦三维可视化与数字艺术设计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以"理论奠基、技术赋能、实践贯通"为核心理念,培养具备数字美学素养、三维建模与渲染能力、创意设计思维以及跨领域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课程体系紧密对接数字创意产业需求,覆盖虚拟现实、装饰设计、建筑设计等应用场景。
双核能力
技术核:掌握工业级工具链CA-3D-BIM-Unity共铸三维技术通用语言,交互逻辑重构支撑模拟/科学探索。突破局限,使三维技术成为赋能各学科、科研、文化艺术等领域的通用“数字语言”。
艺术核:构建跨界美学体系和艺术审美基础,绘画基础淬炼视觉语言解码力;透视原理铸就多维空间思维,数字艺术史点燃技术革新灵感;创意平面设计用视觉算法,突破纯技术表达边界,使三维技术升维为跨界创新的美学载体。
技术核确保工程精准与跨域协同(如BIM优化储能库设计),艺术核驱动复杂数据的可感知转化(如医疗动画传递生命关怀、碳封存过程生态美学表达),共同支撑能源转型中“技术-人文”双维需求。
素养体系:思维素养:创意逻辑与跨界整合;技术素养:工具链贯通与精准表达;美学素养:实践素养依托于产教融合落地,强化项目落地能力。
职业特质:兼具跨学科协作能力、科技美学转相互转化和创意工程思维,终
身学习机制(新技术的快速迭代)。赋能未来职业方向,同时可兼具创业能力。
三、学制与证书
原则上1年(共2学期),最长不超过2年(共4学期)完成各门课程学习,并取得合格成绩,即可获得对应学分;学分修满后方可授予三维可视化与数字艺术设计的微专业证书。
四、招生对象
1.具有我校学籍的普通全日制三年级(五年制专业为四年级)及以下本科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组成单独的授课班级;
2.主修专业不限制;
3.无任何违纪记录;
4.符合所申报微专业其他要求的学生。
详见附件1《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东油校发〔2023〕141号)
五、申请条件
1.截至报名时,主修专业必修课程(含限选课程)均已修读合格,包含报名所在学期课程成绩;
2.无任何违纪记录;
3.满足相关文件要求且学有余力的学生。
六、课程设置
课程主要包括:艺术概论与美学原理,绘画基础,创意平面设计、三维建模与渲染,Unity等。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上课方式 |
课内教学 | 实验教学 | 实践教学 |
必 修 课 程 | 艺术概论与美学原理 | 2 | 32 | 32 |
|
| 1 | 线下多媒体 |
数字艺术发展史 | 1 | 20 | 20 |
|
| 1 | 线下多媒体 |
立体构成 | 1 | 20 | 20 |
|
| 2 | 线下多媒体 |
三维建模与渲染(3ds Max) | 2 | 36 | 36 |
|
| 1 | 线下多媒体 |
数字绘画(Photoshop) | 1 | 20 | 20 |
|
| 2 | 线下多媒体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2 | 32 | 32 |
|
| 2 | 线下多媒体 |
高级可视化技术(unity) | 2 | 32 | 32 |
|
| 2 | 线下多媒体 |
素描色彩 | 2 | 32 | 32 |
|
| 1 | 线下普通教室 |
数字媒体透视原理与应用 | 1 | 20 | 20 |
|
| 1 | 线下多媒体 |
创意平面设计 | 2 | 32 | 32 |
|
| 2 | 线下多媒体 |
合计 | 16 | 276 | 276 |
|
|
|
|
七、修读方式
每周周末等空余时间进行线下授课。
八、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2025年9月25日—10月10日
报名方式:填写附件2 《三维可视化与数字艺术设计》微专业报名申请表,发送至邮箱yssj202509@163.com。
报名咨询:QQ群:101038104(三维可视化与数字艺术设计微专业咨询)
详情及附件见: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建筑工程系主页
九、录取方式
报名人数如果超过招生人数,将根据该报名学生成绩择优录取。拟录取学生名单统一报教务处审批,学生可在秦校区建筑工程系网页查看录取名单。
十、学费
按照学校学分制收费有关规定,微专业按学分收取学费1600元/人。收费方式另行通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则视为自动放弃修读资格。
十一、附件
附件1《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东油校发〔2023〕141号)
附件2《三维可视化与数字艺术设计》微专业报名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