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
所属院系:秦皇岛校区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系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师资队伍:
物联网工程专业目前共有校内专任教师16,校外企业导师4人。校内专任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1人,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者7人,硕士9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44%。
专业实验平台:
(1)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2)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室;
(3)电气控制与PLC实验室。
(4)综合实验室
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大庆精神,依托石油行业背景,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系统的掌握物联网工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够在研究机构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物联网有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或管理工作。具体为:
目标1:具备较强的工程项目实施能力,能够利用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方法与技术,胜任专业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需求调研、方案/架构设计、应用系统研发、测试分析等工作。
目标2:具备良好的工程研究能力,包括对新兴技术与应用的洞察力和敏锐性,能够跟踪专业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技术、理念和方法的动态发展趋势,并综合利用其解决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3:具有良好的团队管理、组织、协调、沟通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充分利用所在企业的上下游资源,采用独立或团队协作的方式解决问题,能与国内外同行、客户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目标4:在职业发展中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坚持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具有担当精神、行动力、感染力,能综合考虑法律、环境、社会、文化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解决工程问题。
目标5:能够坚持学习不断适应职业发展,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等途径适应相近领域的工作岗位需求,具有良好的职场竞争力。
核心课程:
专业基础:离散数学、计算机导论、电路分析基础、数字逻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
核心必修:电子设计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网络、人工智能导论、嵌入式系统、嵌入式Linux软件开发。
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在国企、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科研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能源管理、智能建筑、智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等单位。
毕业深造:国内各高校计算机、物联网相关专业研究生。